2022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设计人才需求报告

 

 

 

前言

 

 

 

 

 

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   性、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,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 力量。我国是全球集成电路产品最大消费国,也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产  品进口国。海关数据显示,2021 年国内进口芯片金额近4400亿美元, 创下新的历史记录。但在部分芯片产品、工艺制程、装备材料、核心 技术等方面,我国依然面临国产化率不高、产品技术受制于人的窘境 还存在关键技术创新能力较弱、产业领军人才与尖端人才紧缺、行业 龙头企业全球影响力不足以及公共技术平台服务能力有限等问题,这

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我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虽起步较晚,但凭借着巨大的市场需 求、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众多优势条件,已成为全球 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。近年来,受供应链安全问 题的影响,不少厂商将眼光转向国内,寻求相关供应商。我国芯片设 计行业也迎来发展机遇,出现更多层次的市场需求。然而,目前中国 芯片设计产品现状却“主要集中在中低端,在高端通用芯片领域的建 树不多”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是全产业链中知识密集度最高的环节,

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欲高速创新发展,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问题。

 

图1-4:2015-2021 年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销售额变化

 

 

 

5000

 

)元

4500

 

 

 

 

亿(位

4000

 

 

 

3500

 

 

 

 

3000

 

 

 

 

2500

2000

1500

1000

500

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img3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015

2016

2017

2018

2019

2020

2021

集成电路设计业

1325

1644.3

2073.5

2519.3

3063.5

3819

4519

晶圆制造业

900.8

1126.9

1448.1

1818.2

2149.1

2536

3176.3

■封装测试业

1384

1564.3

1889.7

2193.9

2349.7

2493

2763

 

数据来源:芯谋研究整理

 

 

 

 

从设计业企业数量来看,2021年国内的芯片设计企业达2810家, 比2020年的2218家多了592家,数量增长了26.7%。除北京、上海、 深圳等传统设计企业聚集地外,无锡、杭州、西安、成都、南京、武  汉、苏州、合肥、厦门、珠海等城市的设计企业数量都超过100家

后劲态势开始显现。

 

 

 

 

设计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外,企业规模也在逐渐壮大。2021 年设 计企业人数超1000人的达到32家,比上年增加3家;人数为500-1000 人的企业达51 家,比上年增加9家;人员规模100-500人的企业达

376家,比上年增加91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图1-5:2015-2021 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数量及增长率

 

 

img4

数据来源:芯谋研究整理

 

 

 

 

从2020-2021 年中国前十大设计企业销售额排名来看,紫光展 锐、韦尔股份以及安世半导体增长显著,位列前三甲,格科微、兆易

创新、汇顶科技等公司分列其后。

 

图2-2: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设计业细分市场销售额分布情况

 

img6

数据来源:芯谋研究整理

 

 

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有人才岗位分布来看,设计业作为集成 电路产业链的前端,技术研发类岗位的占比最高为62.35%,其中大

部分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。

 

图2-4:集成电路设计业现有从业人员学历结构

 

img7

 

数据来源:芯谋研究调研、整理

 

 

 

 

从年龄结构来看,从业人员大多数集中在26-35岁区间,25岁

及以下从业人员数量比例增加,整体较为年轻。

 

图4- 1:集成电路设计业人才供给学历分布情况

img13

数据来源:芯谋研究调研、整理

 

 

 

 

从学历来看,近三年求职者学历分布占比保持一致,本科及以上 占比为80%。从年龄来看,35岁以下是投递最活跃的年龄层面,占求

职者总量的84%左右,26-30岁年龄段的求职者占比最高,约占35%。

 

图4-2:集成电路设计从业人员年龄分布情况

 

img14

数据来源:芯谋研究调研、整理

 

 

 

 

校园招聘方面,应届生是集成电路人才供给的生力军,占总量的 14%;社招方面,具有1-3年、5- 10年和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求职

者较为活跃,而具有1 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则相对较少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4.3我国主要省市集成电路设计业相关专业院校开设情况

 

 

 

 

集成电路是一 门融合了40多种科学技术及工程领域的交叉学

 

科。从2020-2021 年集成电路产业求职人才专业情况来看,计算机科

学与技术专业求职者最高,占人才供给总量的12.75%,其次是电子信

 

息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,占比分别为5.91%和5.72%。同时, 我国院校培养了出大量的电子类、计算机类、自动化相关专业的毕业 生,有部分进入到集成电路行业从业,为集成电路相关专业从业人员

提供有效的补给。

 

 

图4-3:2020-2021 集成电路产业十大热门专业

 

img15

数据来源:芯谋研究调研、整理

 

 

 

 

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,从我国院校专业设置来看, 有多个学科和专业与集成电路设计业相关。从我国主要省市集成电路 相关专业开设数量的不完全统计分析,可以看出江苏省从专科至博士 的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布局明显优于其它地区,其后依次是湖北省、广

东省、陕西省和山东省。

 

4.4集成电路设计相关专业(学科)毕业生培养情况

 

 

 

 

高校是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主要供给地,国内集成电路相关专业 (学科)的毕业生人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集成电路相关专业 人才的培养成果以及集成电路产业的景气程度。公开数据显示,近年 来国内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培养人数呈稳定态势并有小幅上升,2020  年国内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在21 万人左右,与2019年基本

持平。2020年集成电路相关毕业生进入本行业从业比例为13.77%。

 

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人才输出量显著提升。预计2021 年国内集成电路

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在22万人左右,进入本行业比例略高于2020年。

 

 

 

 

为了加快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的工程型人才的培养,2015年6月, 教育部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落实国家要求,联合下发《关  于支持有关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通知》(教高函〔2015〕6  号),支持9所高校建设、17所高校筹建示范性微电子学院。2019  年,国家正式批复厦门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示范性微电子学院,我国  目前共有28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。从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毕业生输  出来看,2019年28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毕业人数为6092人,比   2018年增加5.43%。其中,本科毕业生2914人,硕士研究生2665人,

博士研究生513人。

 

教育部于2020年3月发布《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 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》,提出扩大2020年硕士 研究生招生规模,主要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集成电路等相关 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,为扩大集成电路领域人才规模打下了良好

基础。

 

 

 

 

2020年10月,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增设集成电路科学 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、硕士学位授权点。2020年12月,安徽大学宣  布成立集成电路学院,广东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正式揭牌。2021  1 月,教育部发布通知,决定设置“交叉学科”门类(门类代码为“14”)、 “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”一级学科和“国家安全学”一级学科。通知 发布后,各大高校纷纷响应,宣布成立集成电路学院。2021  2   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。2021 年3月,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   集成电路学院揭牌暨集成电路设计与验证全国师资研修班开班仪式。 2021 年4月,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成立。2021 年7月,北京  大学集成电路学院、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宣布揭牌成立。2021 年10月,天津理工大学宣布成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。2021 

11 月,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。

 

 

 

 

除了由高校独立发起建设的学院外,政企和院校联合办学之风也 逐渐兴起。2020年7月,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集成电路技术现代

产业学院在珠海高新区正式揭牌。该产业学院由北理珠信息学院、广

 

图4-4:2020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

 

img16

数据来源:芯谋研究调研、整理

 

 

 

 

根据调研数据显示,2020年在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毕业生中,有  2.75万人进入本行业就业,即有13.77%的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毕业生选 择进入本行业从业,比2019年增长了0.85%。对于未进入集成电路相 关行业从业毕业生而言,有26.53%的毕业生进入互联网、计算机、通 信、 IT 等领域从业,其余流出的人才占比为59.70%。总体来看,集  成电路专业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人才流失情况,这可能与专业知识匹

配度不够、产业薪资吸引力不足、职业前景受限等原因有关。

 

目前,官方举办的知名的集成电路设计相关竞赛包括:全国研 究生电子设计竞赛、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、集成电路 EDA 设计精英挑战赛等竞赛。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(简称“研电 赛”)和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(简称“集电赛”),已 成为规模和影响最大的赛事,被高校和业界广泛认为是含金量较高的

赛事。

 

 

 

 

电子竞赛是个理论联系实际,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。电子设计竞 赛题目要求分为“基础功能”和“发挥功能”两大部分。竞赛的目的 在于促进高等学校信息与电子类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,培养大 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。通过竞赛,各大高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动 手能力强、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。实践证明,

学科竞赛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重要方法与途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为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,汇聚社会资源支持高校专业综合 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,自2014年起,教育部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  项目,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。以华为、 安谋科技 (Arm   China)、 意法半导体(ST)、 德州仪器(TI)为代表的半  导体企业积极参与其中,历年推动了多个电子设计竞赛项目入选,孜  孜探索“以赛促学,以赛促教,以赛促创”的长效机制。2020年1月,  教育部办公厅印发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》,明确

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旨在通过政府搭台、企业支持、高校对接、

 

News.

行业资讯